政策信息

李克强视频调研上海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责任重大

日期:2022-06-08 17:30来源:港口圈

6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交通运输部,主持召开座谈会,并通过视频调研上海港恢复情况。


在调研高速公路同行和港口、机场集疏运时,李克强叮嘱港口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把积压的货箱尽快发运出去。他说,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货物贸易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港口是对外开放的大通道,要加快提升装卸转运水平和通关效率,保障出口产品出得顺、进口产品进得快,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做好跨境“绿色通道”工作,稳外贸稳外资,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随后,李克强与上港集团进行视频连线,听取上海港生产恢复、集装箱转运等情况,察看洋山港区四期自动化码头生产现场。上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严俊参加视频连线,并就相关情况作详细汇报。


李克强向疫情期间一直坚守岗位的上海港全体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李克强指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在全国占比很高,不仅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大通道,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责任重大。




李克强要求,上海港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输送疫情期间积压的货物,在尽快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一边做好疫情防控,一边保障物流畅通。




严俊代表上海港干部职工向李克强总理的慰问表示衷心的感谢。严俊表示,上海港将坚决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并实现全年集装箱吞吐量正增长,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添砖加瓦,为国家战略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


据港口圈(ID:gangkouquan)了解,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交通运输部副部长赵冲久等领导相继前往上港集团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和保供稳链工作。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也赴上港集团检查港口疫情防控工作。


自疫情暴发以来,港口作为保障供应链稳定、守护国民经济的压舱石,生产经营情况一直受到多方的关注。多位领导视察调研上海港,一方面展示了上海港作为全球第一大港的韧性,以及在保通保畅、稳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代表着政府部门对于疫情期间上海港的运转效率,以及港口人的付出的认可。


在疫情封控期间,上海港一线工作人员全部在港区内实行闭环管理,保障港区24小时生产。除此之外,针对集卡通行受限问题,推行防疫通行证,并面向长三角推出“公转水”“公转铁”等多式联运定制服务;针对集装箱堆存量上升问题,采取扩容冷冻箱堆场,增加冷冻箱插座,提升冷冻箱的堆存能力等措施,并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将固态危险品与普通货物混堆,释放码头堆存能力。


5月,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340万标箱;1-4月累计完成1533.3万标箱,同比增长1.8%,在疫情的冲击下依然保持着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成绩,堪称业界 “标杆”。


港口圈(ID:gangkouquan)认为,在这场长达三个月的疫情阻击战中,上海港在防控疫情、保障生产方面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在付出了巨大努力的同时,也亟需肯定的声音提振士气。随着上海封控解除,上海港的日集装箱吞吐量已恢复至正常水平的95%以上,热闹的上海港,又回来了。

上一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

下一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于区块链的进口干散货进出港业务电子平台建设指南》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