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闻
公司迅速学习传达贯彻集团2023年工作会议精神,强调:加快构建集团大物流体系,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流支撑
日期:2022-12-26 08:31来源:综合办公室
12月21日,河钢物流召开专题会议,详细传达集团2023年工作会议精神和集团物流业务整合工作推进会精神,并结合公司实际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唐光明指出,集团2023年工作会议和集团物流业务整合工作推进会为公司下一步各项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今年以来,公司充分发挥集团和股份公司赋于的独立市场单元的考核激励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公司经济效益持续提升,职工获得感大幅增强。集团主要领导对公司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也必将给公司广大干部职工以更大的鼓舞和动力。岁末年初,河钢物流面对新任务,要以新的姿态、新的标准,讲责任、讲担当,举全公司之力加快构建集团大物流体系,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流支撑。
公司总经理邸战震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出席会议。
唐光明强调,集团领导高度重视河钢物流工作,并对河钢物流近一年来的成绩表示肯定,这对全体物流人既是极大鼓舞又是莫大鞭策,我们要以此为新的起点,进一步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奋力拼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集团物流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唐光明指出,河钢物流取得今天的成绩有两大要素。第一大要素得益于公司全体职工勤勤恳恳、积极努力、上下统一、群策群力的辛苦付出。今年以来,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克服疫情、市场等种种困难,坚定不移向前迈进,成效显著提升,各级干部工作自主性、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和体现。两港口从今年年初吞吐量的一度低迷到下半年以来连续创造历史纪录,是两港口干部职工面对任务积极开发市场和客户的结果。河钢云商人均利润贡献近百万,是开发市场、对接客户的成果。各分公司在保证集团内部物流组织的基础上为集团降低1.6亿元物流成本,贡献2000多万元利润。机关干部也在职责范围内和分管板块范围内发挥作用,主动深入一线,干部队伍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第二大要素是基础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责任明确、任务清晰,逐级负责意识不断加强,在设备管理、生产组织、安全环保、基层党建等方面形成合力。今年以来公司在内外部环境都受到考验的情况下,逆势而上,实现产量提升、效益增长、业务放大、客户增多,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唐光明强调,两个港口公司今年吞吐量预计将突破315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下一步,我们要在继续保持增量的基础上,将着力点放到存量优化上。要不断调整客户和资源结构,按品种的盈利能力来调整内部仓储结构,同步系统性优化相应物流的配置能力,使河钢物流港口板块的货物资源、客户资源更加稳定,运行和管理效率逐步提高,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唐光明强调,河钢云商明年是转型发展、上台阶的一年,要从资金型企业转变为资金和资产型企业,要实现资金管理和业务过程管理并重,同时在贸易结构优化和仓储结构优化上下功夫、做文章,真正实现业务管理规范化、仓储管理标准化、园区管理智能化。
唐光明强调,各分公司要做好服务、融入业务、组织开展业务,关注集团各钢铁子公司的关切,要服务集团钢铁子公司每一个基本需求,更好的融入业务、了解业务,在分析业务的过程中增收创效、挖潜降费。在业务整合上,要具备清晰的业务界面划分、人员构成、机构状况、业务流程等思路;要与集团各钢铁子公司对接,对双重管理、双重考核要做对接和解读;要转变观念、勇于担当、充满责任感和干劲;要进入业务工作状态,不等不靠,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唐光明强调,要做好业务整合安排,具体到业务状态起点到终点的全流程。人员和机构一定要具化到人,明确业务人员和机构职能。要明确业务流程,掌握业务运行的各个环节,各分公司在推进业务过程中要步调一致、行动统一。北京调度中心要积极主动发挥作用,随着物流业务界面的调整,今后的业务管理要进入常态。
唐光明强调,要针对当前状况和平台管理特点,树立平台化管理理念,业务转化为平台管理之后要能够挖掘线上和线下模式性、方式性的转变,要利用平台实现业务对接、过程管控和效率提升。信息化工作推动业务上线是第一步,下一步要通过信息化管理达到质的飞跃,展示物流业务的整合成效。
唐光明强调,集团大物流体系建设需要河钢物流全体干部职工参与。两港口要继续加大力度培育港外物流业务;河钢云商要在贸易、仓储、园区内部管理、资源组织等环节能为集团大物流建设做出贡献;机关各部门要深入业务、了解业务,站在整个物流业务整合的前沿来引领、推进和谋划。集团把物流业务整合的重任交给河钢物流,河钢物流应该责无旁贷,举全公司之力来推进这项业务。业务整合的过程要实现业务优化、结构优化、模式优化、方式优化,不能简单的从线线下转为线上。“增量、优质、提标准、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转变理念,提高对物流概念的认知,提高过程组织和管理模式的标准,在各项标准的提高中积极应对2023年的新挑战、新任务。
各子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各单位业务骨干以及综合办公室有关人员参加会议。